a.特色小吃不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,就不能做大做强。
b.特色小吃的非遗化,应强调匠人精神,保持传统和传承。
为落实a,各地烹协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,以麦当劳肯德基为榜样,力图把肉夹馍、羊肉泡、凉皮、擀面皮、这面、那面、这糕、那糕都恨不得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工业化,从而产业化,做大做强,冲出陕西,走向世界。
如此,可以想象,某一天,各街头小店,各旅游景点,所有的特色美食都是标准化、工业化的产品,虽都贴着地方特色的招牌,但都是非人工制作,没了人间烟火,千篇一律,有如文革时期的样板戏。
而与此相反,去日本旅游的国人发展,日本的很多特色小吃,保持着非遗特性,一个作坊,世代家人传承,发扬匠人精神,让旅游归来的国人大加赞赏和提倡,特色小吃,就应该坚持人工化、差异化、作坊化,匠人化,并有了发扬“匠人”精神的提法。同样的一个小吃,可以且必须保持不同特色、不同配方、不同工艺,比如鸠山家寿司与龟田家寿司,必须有“匠人(厨师)”亲自操作。由此,人们得出,特色小吃必须保持b。
a.各地现在都在大谈发展全域旅游,制定发展纲要。其中一个理由那就是可以用当地特色饮食来吸收大量劳动力:经过培训人员和挖掘整理当地小吃后开当地特色餐饮,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可提升就业,一举两得。
b.某些专家:小吃不标准化就没法机器化流水化,就不能做大做强。今后人工成本不但越来越高,而且很难保证产品(味道)的统一,要去人工化,去后厨化,标准化工业化的去生产和销售。人工水平参差不齐,很难保正特色产品的质量和数量。
是不是好像说的都对,双方都有道理?——既似是而非,又似非而是!逻辑学告诉我们,任何一个结论,只有在两个前提即“大前提——小前提”下的得出,才有可能是正确的。而只设定一个前提就下结论,往往就会“似是而非”或“似非而是”的结论:谁说的都有道理。
我们试着用美食层级理论和逻辑学的三段式的理论(大前提——小前提——结论)来演绎一下,前提不同,结论也就不同,而且也就能破解所谓“二律背反”的疑惑了。为了生存,假设人每日需要早中晚三餐。而满足人生存的三餐,又分为最底层的裹腹吃饱类美食、中间层的过瘾解馋享受类美食和顶层的交际宴饮类美食。所以,人们的三餐里,就根据个人情况,会有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美食的需求。
比如,对早餐,标准化、营养化、卫生化、规模化的美食,是可以也应当的,因为人们的早餐,主要用来补充经过一夜睡眠后消耗掉的能量和营养,属于裹腹类餐饮,健康、营养、卫生即可。
而对代表一个城市、或地域的特色美食,乃至非遗美食,在经过标准化、产业化的生产同时,应该保留人工的、特色化的作坊或店面制作,用来现场体验和非遗保护。这类以小吃居多,夜市基本以此为主。
而对高档酒楼等大餐以包间为主要消费模式的经营场所,还应该以人工制作为主,这种场合如果提倡标准化、规模化的制作,那是很不合时宜的。
1.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(大前提),非即以满足裹腹吃饱吃好为主要功能的非聚会、宴请类美食(小吃),经营场地为社区街道,主要服务于市民的(小前提),其很多产品可以标准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。
2.满足大旅游时代外地客人观光品鉴体验,(大前提,非裹腹类),经营场地场地为旅游景点、特色街区,(小前提)为外地客人现场展示地方特色、文化、风俗为己任的地方特色美食,除标准化、产业化的包装食品供外带外,应保留和弘扬手工作坊、店面、非遗传人现场制作,提倡“匠心”精神。
3.标志性、地域性(地标性)餐饮大店(大前提),以满足聚集、宴请、交际为目的,在店内以展示地域性食材和厨艺、文化为主,(小前提),则不提倡标准化、规模化,而提倡特色化,差异化、个性化。都是经营陕菜的店,也提倡店店有特点,店店不一样。
综上所述,对貌似“二律背反”的事物和说法,往往是对事物层级和逻辑前提不清晰造成的,我们只须掌握科学认知方法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用分层级和设逻辑前提来得出结论,往往就会破解矛盾,得出正确认知和结论。